
江西16條硬核舉措助力工業中小企業抗疫紓困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孫以聰)報道:為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增強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動能活力,近日,江西省工信廳以江西省工業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出臺了《關于積極應對疫情支持幫扶工業中小企業穩健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從穩生產、促發展、強幫扶、優環境四方面提出了16條具體舉措,為企業“輸血補氣”,助力企業抗疫紓困,穩健發展。據悉,《若干措施》執行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支持10個左右重點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
支持企業創新發展。聚焦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和重點領域“卡脖子”問題,支持10個左右重點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每個項目給予一定資金補貼。鼓勵企業自建或與科研院所聯建研發機構,爭創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對新認定的國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分別給予資金獎勵。對航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中醫藥及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企業實施的強鏈延鏈補鏈倍增項目,按照單個項目不低于200萬元項目給予設備購置資金獎補。
支持企業改造升級。統籌省級工業發展專項(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貸款給予一定比例的貼息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企業重大項目、產業基礎高級化項目按照單個項目不低于200萬元給予資金獎補,對符合條件的重點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重大項目以股權質押或股權投資方式給予支持。
省級專業化小巨人企業給予資金獎勵
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培育一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推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統籌省級工業技術改造專題資金,重點支持一批智能制造咨詢診斷、數字化標桿工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數字經濟重點場景應用項目。引導中小企業推行綠色標準、綠色管理、綠色生產,創建“綠色工廠”,打造“綠色產品”。
加大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對獲認定的省級專業化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按規定給予資金獎勵。對正在證監會、交易所審核以及江西證監局輔導備案的企業,同等條件下予以推薦申報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為中小企業提供低利率信貸支持
統籌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注入“工信通”中小企業融資產品風險補償資本金,由現有3億元信貸規模擴大到6億元規模,為中小企業提供低利率信用貸款支持。積極幫助省內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支持的機構爭取國家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疫情期間對承租國有性質的工業園區標準廠房或小微企業雙創基地房產的小微企業給予租金減免、緩繳優惠政策。對于落實租金減緩政策的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在申報省級或國家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時予以優先認定或推薦。
嚴格落實《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各項措施,鼓勵各地政府對中小企業產品服務進行優先采購,在規定的面向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預留份額基礎上,提高對中小微企業產品服務采購份額,加大政府采購支持力度。
支持中小企業參加展博會展位費全額補貼
對列入全省推廣應用范圍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按《關于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相關規定實施保險補償。對列入我省推廣應用范圍的重點新材料產品投保首批次應用綜合保險,按不低于保險費用60%的比例實施保險補償,單個投保企業年保險補償不超過100萬元。
采取展位費全額補貼方式,支持中小企業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中小企業技術展覽會等展博會,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搭建產品供需對接平臺,分行業、分領域開展產業鏈供需對接活動,組織產業鏈龍頭企業與生產配套產品中小企業對接,幫助中小企業進入大企業供應鏈,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社會化公共服務機構和平臺為企業提供創業輔導、管理咨詢、政務代理、法律援助、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等多樣化、全方位服務。組織開展“一起益企”專項行動,為企業送政策、送管理、送技術。
優化發展環境為中小企業開辟綠色通道
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持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將更多涉企行政事項納入“一網通辦”,為中小企業設立直通車、開辟綠色通道,提升辦事效能。進一步完善駐企特派員制度,強化企業聯系服務,為企業及時協調解決問題。
加快推動落實落財政補助、稅收減免、信貸融資、穩崗就業、租金減免、政府采購等助企紓困政策,加大政策享受范圍條件、操作流程等宣傳解讀力度。簡化政策辦理程序,加快政策兌現速度,確保企業應享盡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