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鋼街道:疫情防控,她這樣做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作為社區“當家人”,社區書記工作紛繁復雜,事無巨細,既是群眾的守護者也是貼心人。外表看似嬌小的她,干起活來卻是位“女漢子”,她秉持初心,咬緊牙關,守護群眾安康,以實際行動守嚴守牢社區這道防線。她,就是新鋼街道路東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黃愛花。
10月18日早上四點多鐘,接到新鋼街道疫情防控命令后,黃愛花匆忙收拾兩件衣服,把兩個年幼的孩子交給婆婆,一邊匆匆往趕社區,一邊在群里通知其他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到崗到位。在她緊張有序的安排下,所有工作組人員和物資7點半都準備到位,8點鐘準時開始了全員核酸檢測,從此開啟了“白加黑”陀螺式的忙碌模式。晚上基本上只能休息兩個小時,第二天凌晨4點就起床,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從社區工作人員分工到安排志愿者崗位,從小區封控到卡口值守,從組織動員居民下樓做核酸到維持居民排隊秩序,從勸導居民足不出戶到上門摸排關心獨居老人……她樣樣都親力親為,她說:“只有參與每項工作中去,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加合理安排工作”。因此,工作中她總是安排得井井有條,使小區封控、核酸采樣等各項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
疫情之下,保供是最大的民生。居民的擔憂與期盼,黃愛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盡快解決物資保障問題,在小區靜默管理時居民能安心居家,黃愛花摒棄“等、靠、要”的思想,自力更生、想方設法,積極對接各方生活物資供應單位,除了鵬泰超市保供超市外,她通過積極聯系,對接了下村鎮蔬菜基地,解決了居民吃菜的問題;對接了雞蛋批發商,以批發價為居民提供充足的雞蛋供應;同時還對接了珠珊屠宰場,保障居民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能夠吃上新鮮的豬肉,全力保障了轄區居民的生活需求。
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還要處理許多棘手的突發情況,如居民鑰匙遺落家中無法回家,她幫助聯系民警前往子女家拿鑰匙;居民想要外出就醫,她聯系車輛開通綠色通道;家中老人無人照顧,她安排志愿者一對一幫扶送餐、上門關心關愛……只要居民遇到難題找到她,她總是想方設法、盡心盡力地幫助解決。有時遇到居民對于小區疫情管控政策不理解,她耐心地給居民講解防控政策;遇到小商販不按政策違規擺攤,多次勸阻不聽時,她強制取締,并留下菜商電話,發在微信群讓居民線上下單,線下安排志愿者幫忙配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黃愛花作為社區的第一責任人,敢作敢為、主動擔當,嚴格執行上級有關疫情防控政策,用實際行動捍衛著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抗擊疫情默默奉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