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maqvg"><listing id="maqvg"></listing></nav>
    <sub id="maqvg"></sub>
  1. 
    

  2. 您當前的位置 : 全球贛商網 > 江西經濟

    江西:分類管理信用風險 對低風險企業“無事不擾”

    2022-10-28來源:大江網編輯:伍群珍作者: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譚紅)報道:10月27日上午,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召開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政策吹風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于5月27日上線運行,目前已歸集81類市場主體信用風險信息5100萬條,對全省446萬戶市場主體,按信用風險從低到高分成A(信用風險低)B(信用風險一般)C(信用風險較高)D(信用風險高)四類,分類結果每月動態更新,并與江西省“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監督平臺實現了互聯互通。

      構建了具有江西特色的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

      今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酚“l后,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推動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并組織江西省質標院等單位起草省地方標準《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分級規范》,將市場主體信用風險信息歸集工作納入營商環境考核體系。對接聯通公示系統(江西)與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等,信用風險信息歸集量和歸集面大幅提升。

      江西省市場主體中個體工商戶占70%,因此江西省實現個體工商戶的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十分必要。為此,江西省在市場監管總局指標體系框架下,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拓展至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了具有江西特色的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和模型。

      對“三品一特”等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潛在風險大、社會風險高的重點領域,統籌行業風險防控和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創新構建“通用+專業”分級分類監管體系。今年9月底,江西省市場監管局與江西省廣播電視局共同研究,印發《江西省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辦法(試行)》,在全國率先建立“通用+廣播電視”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新機制。

      監管精準性明顯提升

      近年來,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會同市場監管領域相關部門扎實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監管效能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監管針對性不強、發現問題比例不高的問題。

      為解決這些問題,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加快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融合,針對突出問題和風險開展雙隨機抽查,在制定“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抽查工作計劃時,根據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實施差異化監管,提高監管精準性。

      通過將分類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結合,切實提高了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已經有了很好的實踐。今年以來,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將企業雙隨機抽查比例從5%降至3%,個體工商戶抽查比例從3%降至1%,現場檢查數同比降低50%,但問題發現比例由過去的49%提高到72%,監管精準性明顯提升。并對低風險企業合理降低依法監管抽查比例和頻次,低風險企業無事不擾比例達50%,成功打造“無事不擾”營商品牌。

      運用數字化手段構建監測預警模塊

      為監管好海量的市場主體,江西省市場監管局運用數字化手段,聚焦潛在風險,突出預警防控,延伸監管觸角,大力加強“信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建設。在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中構建了監測預警模塊。

      根據各專業領域監管需求、監管重點,把握日常監管中發現的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高風險行為特征進行實時監測,對市場主體風險隱患及時預警,實現定位隱藏于數據資源背后的監管風險和違法違規線索。

      自模塊啟用以來,累計產生“證照過期、檢驗檢測、投訴舉報”等30余種2000余條風險預警信息,科學研判出全省11個設區市及所有行業的整體信用風險狀況,及早發現了高風險區域和高風險行業,有效防范化解了風險。

    備案號:贛ICP備15000060號-1 江西日報社全球贛商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天天狠狠
    <nav id="maqvg"><listing id="maqvg"></listing></nav>
      <sub id="maqvg"></su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