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發布三年行動方案 到2024年各縣區至少建成一個高品質商圈
日前,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為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推動商貿消費提質擴容,加快建設全國性消費中心城市,我市出臺《南昌市全力推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加快建設全國性消費中心城市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開展打造消費地標、集聚消費品牌、繁榮夜間經濟等六項“重點任務”,堅持“內強外聯”,通過消費質量結構、需求水平、總體規模的根本性重構,全力推進將南昌打造全國性消費中心城市。
《方案》明確,到2024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600億元以上,占全省比重達到25%左右,年均增長8%;網絡零售額超67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餐飲業規模超270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年均新增500家以上。
打造“最南昌”、“最時尚”兩大核心商圈
《方案》指出,要完善商業布局規劃和商業發展導則,構建沿贛江東西聯動、南北協同,吸引全國消費客群的核心消費載體。
在老城區和紅谷灘區各建成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品質城市核心商圈。支持在老城區打造“最南昌”核心商圈。以中山路、勝利路、八一廣場為核心,緊扣“最南昌”,加強南昌獨有紅色、古色文化的活化利用,改造提升中山路、勝利路等傳統街區,持續提升武商廣場等高端綜合體能級,引進一批國際一線奢侈品牌,打造一批彰顯南昌文化魅力的消費地標。
支持在紅谷灘區打造“最時尚”核心商圈。依托沙井街道、鳳凰洲管理處、紅角洲等地,圍繞“最時尚”,融入動感都會、時尚潮流、水資源元素,加強紅谷灘萬達、銅鑼灣等大型城市綜合體互聯互通,加強華潤萬象城、印象城等與濱江風光帶深度聯動,引進一批首進江西品牌,打造精品消費承載地、商務出行首選地和精致生活樣板區。支持各地立足自身優勢,打造各具特色、充滿活力的消費目的地,到2024年各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至少建成一個高品質商圈。
培育20家營業額5000萬元以上的餐飲品牌企業
打造全國高端品牌集聚地、本土品牌創新地,加快老字號品牌創新發展,建設全省高端知名品牌“引進來”和本土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橋頭堡。
集聚首店品牌,強化商貿領域招商引資。到2024年全市年銷售額50億元以上的批發企業達到20家,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零售企業達到25家,新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商貿項目10個。引進知名商業品牌門店8家,引進知名零售品牌門店5家,新增知名便利店品牌門店超50家。
打造南昌品牌,持續開展南昌消費品牌評選活動,評選推廣市場認可度高、產業(企業)規模和發展態勢好的10個消費品牌。發揮直播電商的新業態模式優勢,聚焦推動以綠色農業、中醫藥、航空、VR等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消費走在全國前列,唱響南昌特色消費品牌。
推廣贛菜品牌,持續打造贛菜品牌,引導有實力的餐飲企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開設贛菜特色門店,積極拓展省外市場,重點發展培育20家營業額5000萬元以上的餐飲品牌企業,力爭到2024年年營業額億元以上的餐飲龍頭企業超2家,新增省外贛菜特色餐飲門店100家。推動江西米粉企業加快走出去,新增省外江西米粉餐飲門店300家,培育1家全國知名米粉連鎖企業。
打造2-3個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
對標先進城市,挖掘夜間經濟發展潛力,加強規劃布局,豐富內容供給,優化配套保障,到2024年打造2-3個具有煙火氣、南昌味、時尚潮、高品質的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
推進夜經濟規劃建設,打造“一帶、兩核、四片、五心”夜間經濟發展格局,培育建設贛江夜間景觀休閑觀光帶,推進老城區城市文化會客廳和紅谷灘區夜時尚消費核心區建設,著力發展經開、高新、青云譜和青山湖夜間經濟發展片區,建設新建區、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和灣里5個縣區級夜經濟中心。
豐富夜經濟內容供給,將“夜洪城”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夜間經濟品牌。提升夜間購物吸引力,豐富樂享生活消費場景,推動社區夜間生活消費便利化,培育夜間到家服務,樂享夜洪城;培育云上夜經濟,發展夜間直播經濟,數智夜洪城。
常態化開展“樂購洪城”消費促進季活動
我市將打造融合消費項目,整合全市重點會展場館、商圈商街、旅游景點、文體場館等設施的重大活動信息,完善交通組織、活動宣傳、項目聯動等配套方案,打造會商旅文體、吃住行娛購深度融合的消費場景和示范項目。推進紅色、古色、綠色特色文化旅游消費,鼓勵民宿消費、鄉村旅游消費,開展周末游、大南昌都市圈游洪城等活動。
鼓勵壯大電競消費,帶動“電競+文旅”“電競+娛樂”等產業鏈發展。同時,開展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鼓勵建設灣里、安義等地一批休閑康養小鎮。推進會展場館建設提升,精心辦好世界VR產業大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南昌飛行大會等展會,打造5個以上江西品牌展會,發揮會展平臺集聚作用,推動以展促銷,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消費。加快推動綠色商場建設,引導綠色消費,到2024年國家級“綠色商場”數量突破5家。
打響南昌購物品牌,常態化開展“樂購洪城”消費促進季活動,創新舉辦文化旅游消費季、鄉村旅游風情節、草莓音樂節等促消費活動,做到“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場場有亮點”,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構建更多消費場景,增強南昌消費影響力。
滿足新型消費需求促進商業流通創新
培育數字商業,推進傳統商業數字化創新,推動大型連鎖商業企業向全方位數字化轉型,培育全領域、全流程的實體商業企業數字化經營能力,鼓勵建設一批智慧購物示范場景,打造一批智慧商圈、智慧市場、數字商超。加快發展“互聯網+”生活服務業,積極培育“網上菜場”“網上家政”“網上培訓”等新業態、新場景,推動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打造新電商基地,創新電子商務集聚區發展模式,打造新一代電子商務基地。鼓勵建設集企業集聚、項目招引孵化、數字化場景應用、供應鏈整合、新技術新模式實驗室打造、人才引進及培育中心建設等多功能、多業態于一體的新電商基地。推動優質電商平臺、直播MCN機構、專業服務機構入駐產業集群,形成集聚效應。
構建便捷高效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
《方案》提出,要提升商貿物流效率,加快推進一批綜合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和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及服務功能提升,強化數字化技術應用和供應鏈管理。完善冷鏈物流網絡,建設冷鏈倉儲設施,推進“多級分類、全程監控、環保安全”的現代化城市冷鏈物流服務體系。開展商貿物流領軍企業培育工程,力爭到2024年省級重點商貿物流企業達到24家。
暢通國際物流通道,穩定開行南昌中歐班列及南昌鐵海聯運“天天班,加密航空貨運航線,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提升物流效率。提升口岸物流平臺功能,推進南昌進境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水果指定監管場地建設運營。
推進智慧終端發展,合理規劃和布設智能快件箱、智能取餐柜等智能末端配送設施,3年新建智能快件箱1千組以上,鼓勵智能售貨機、智能飲料機、智能回收站、智慧微餐廳等各類智慧零售終端發展。(記者黃之昊)